水質新標準與國際接軌
發布日期:2019-11-05 14:27:10
據報道,今年
7月
1日起,中國將強制執行最新
飲用水標準。新標準與國際接軌,指標達到
106項,與世界上最嚴的水質標準——歐盟水質標準基本持平。然而,這個強制標準只是紙上談兵,因為沒有實質性懲罰措施,并不為地方政府和水廠所懼。新標準頒發至今,地方政府和水廠在水處理工藝改造方面鮮有進展。
對照新標準,相關業內專家分析,飲用水水質狀況大約分為幾個層次:
——首都北京,尤其四環以內的主城區,水廠普遍上馬了深度處理工藝,水網管道大部分更新,因此離直飲水距離最為接近。
——上海、廣州、深圳、杭州等大型城市,部分水廠上馬了深度工藝,但是因為主城區管道老舊等原因,目前無法實現直飲。
——其他省會城市(二線城市),僅有少數城市上馬了部分深度處理工藝,因水源、管道等原因,部分城市水廠屬問題水廠。
——上千座地級城市、縣級城市,除少數城市外,因水源差、深度水處理工藝缺乏等,有大量的問題水廠。
報道中梳理出目前自來水不合格的幾大原因及危害。
在學者們看來,根治自來水之疾,最根本的措施在于凈化水源地。根治水源水質,需要國家層面的制度設計,與江河湖海的水環境治理規劃對接。而當務之急和務實之選,是自來水廠的工藝升級。此外,自來水輸水管道需要立即投資。
在國家層面,要通過制度設計解決二次供水和水質檢測的管理體制問題。
多位學者共同呼吁,要建立獨立于地方水廠的專業水質監測機構,變水廠自檢自測為第三方檢測。水質檢測數據要及時向全社會公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