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滲透預處理系統預防的結垢類型及處理方案
發布日期:2019-11-26 23:32:47
反滲透預處理系統預防的結垢類型及處理方案
4.4.1 預防碳酸鈣結垢
苦咸水水源
對于濃水含鹽量TDS≤10000mg/L,朗格利爾指數LSIC作為表示碳酸鈣結垢可能性的指標。
LSIC的調節
大多數天然水未經處理時,LSIC將會是正值,為了防止碳酸鈣結垢,除非在膜系統進水中投加阻垢劑或采取前面介紹的預防性清洗措施,否則必須確保LSIC為負值。
控制碳酸鈣結垢的條件為:
LSIC<0,不需要投加阻垢劑;
LSIC≤1.8-2.0,單獨投加阻垢劑或完全采用化學軟化;
LSIC>1.8-2.0,加酸至LSIC達1.8-2.0,然后投加阻垢劑,或完全采用化學軟化。
海水水源
當濃水含鹽量TDS>10000mg/L高研讀苦咸水或海水水源,斯蒂夫和大衛飽和指數作為表示碳酸鈣結垢可能性的指標。
【S&DSIC的調節】
大多數天然高含鹽量未經處理時,S&DSIC一般為正值,為了防止碳酸鈣結垢,必須通過加酸使S&DSIC變為負值,如果通過投加阻垢劑防止碳酸鈣沉淀的話,S&DSIC值可以為正值,最大允許S&DSIC值和所需要的阻垢劑投加量,請參考阻垢劑制造商的技術資料。如果上述條件不能滿足,就必須采取以下措施:
降低回收率,知道S&DSIC值滿足上述任一條件的規定;
采用石灰或石灰一純堿軟化方法,脫出進水中的鈣硬和堿度,直到S&DSIC值滿足上述任一條件的規定;
在進水中加酸,直到S&DSIC值滿足上述任一條件的規定。
針對海水淡化系統,通常投加硫酸,其加入量為10mg/L,以達到ph7,使濃水S&DSIC保證負值。
4.4.2 預防硫酸鈣結垢
就硫酸鈣而言,采用下述措施之一,就可以實現更高的反滲透回收率:
強酸陽樹脂軟化或弱酸陽樹脂除堿,可以進行鈣到的全部或部分脫出;
石灰或石灰一純堿軟化,降低水中鈣離子的濃度;
根據阻垢劑供應商的規定,在進水中投加阻垢劑,或降低系統回收率。
4.4.3 預防硫酸鋇結垢
硫酸鋇是所有堿土金屬中溶解性最低的鹽類,當進水中存在硫酸鋇時,會引起大量的沉淀現象,這是因為它對硫酸鈣和硫酸鍶垢的形成起促進作用。
大多數天然水中,鋇的含量會導致濃水中硫酸鋇的沉淀,海水中的鋇極限濃度為小于15μg/L,苦咸水中鋇的極限濃度為小于5μg/L,當前面加入硫酸的話,則應小于2μg/L。預防措施與硫酸鈣的預防措施相同。
4.4.4 預防硫酸鍶結垢
預防措施與硫酸鈣的預防措施相同。
4.4.5 預防氟化鈣結垢
如果鈣的濃度較高,只要水中負離子的含量達到0.1μg/L,就有可能產生氟化鈣沉淀。預防措施與硫酸鈣的預防措施相同。
4.4.6 預防硅垢
大多數水源溶解性二氧化硅的含量在1-100mg/L.過飽和二氧化硅能夠自動聚合形成不溶性的膠體硅或膠狀硅,引起膜的污染。濃水中的最大允許二氧化硅濃度取決于二氧化硅的溶解度。
濃水中硅的結垢傾向于進水中的情形不同,這是因為二氧化硅濃度增加的同時,濃水的PH值也在變化,這樣二氧化硅的結垢計算要根據原水水質和反滲透的操作而定。
如果出現一定量的金屬,可能會通過形成金屬硅酸鹽改變二氧化硅的溶解度。硅結垢的發生大多數為水中存在鋁或鐵。因此,如果存在硅的話,應保證水中沒有鋁或鐵,并且推薦使用1μm的保安過濾器濾芯,同時采取預防性的酸性清洗措施。
為了提高回收率,進行石灰一純堿軟化預處理時,應添加氧化鎂或鋁酸鈉以減少進水中的二氧化硅濃度,同時確保軟化過程有效運轉十分重要,以防止反滲透系統會出現難溶金屬硅酸鹽;
由于PH值低于7或高于7.8,可以增加硅的溶解度,就防止硅的結垢而言,加酸或加堿可以提高水的回收率,但在高PH條件下,要防止碳酸鈣的沉淀。
當采用熱交換器增加進水溫度時,就二氧化硅的結垢而言,可以顯著地提高水的回收率,但膜系統的最高允許溫度為45℃;
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酯阻垢劑可以用于增加二氧化硅的溶解度
4.4.7 預防磷酸鈣結垢
出現磷酸鈣結垢的情況不太普遍,但是自從反滲透用于市政廢水的處理時,情況就變了,目前,由于水資源的短缺,市政廢水循環再利用成為反滲透的主要應用領域之一,伴隨這種大規模應用領域的出現,必須采用針對磷酸鹽結垢的預防措施。
磷是自然界的豐度元素,存在于許多化合物中,在天然水和廢水中,含磷化合物的存在形成為:
顆粒狀磷酸鹽;
正磷酸鹽,根據PH值不同,正磷酸鹽的表現形態為磷酸,在中性廢水中以磷酸氫根離子形式為主要成分;
聚合磷酸鹽,這是紡織品洗滌劑或其他洗滌產品中的重要成份,因產品的種類而異,一般含有2-7個磷原子;
有機磷,它是生命體的必須元素。
最常見的含磷礦為磷灰石,這是各種氫氧根離子、氯離子、氟離子基團的磷酸鈣,其他的含磷礦物質有時含有鋁或鐵,下列含磷化合物的溶解偏低,會引起RO/NF的運行結垢。